日暮途远(国画) 117.5×202.5厘米 郑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现代形态的美术教育,以1918年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创立为标志。
百年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时代激流之中。新文化的理想之光努力冲破旧文化思想的羁绊,蔡元培倡导的“美育”理念便是这束光芒的组成部分。作为实施“美育”的路径与方式,美术教育应运而生。当年的许多画家,无论负笈海外作艺术取经,或身处国内在画坛求索,都立志投身其中。广东人郑锦,正是这段历史中绕不开的名字。然而,相较于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广为人知的美术教育家,无论公众或美术史研究者,多对这位建构中国现代美术教育雏形的开创者所知寥寥。正是基于对历史的追问和使命感,中央美术学院策划了“丹青锦裳——郑锦与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学术研究展,并于1月9日在京开幕。展览通过“作为教育家的郑锦”和“作为艺术家的郑锦”两条主线,集中展示了郑锦对于中国美术教育的贡献及其艺术成就。这也是中央美院“百年校庆”学术活动的收官之作。
耀眼东瀛
“我在中国美术界闯荡了半个多世纪,见的不少,但也有很多该知道的还不懂。对郑锦先生也是数年前才有所了解。虽然1998年中央美术学院建院80周年的年表上有郑锦的名字,但都是一提而过。郑锦何许人也,为何能担任学校的首任校长等,一概不知。可以说,直到今天如我者还大有人在,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在展览开幕当天的学术研讨会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杨先让感慨道。
其实,“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摇篮——中央美术学院前身国立北京美术学校首任校长郑锦举办一次个展”的计划,早早便列在了央美“百年辉煌” 的项目规划中。但由于史料收集、整理的难度极大,作品汇集更是不易,因此筹备至今年方得以实现。
郑锦是谁?郑锦(1883—1959)出生于广东中山三乡雍陌村一个侨商之家,其父郑玉池曾游走于北京、日本等地经商,颇具文化涵养,也擅长山水画,幼年的郑锦便在父亲的影响下开始接受传统艺术的基础训练。13岁时,郑锦随父到日本横滨闯荡,随后留学日本18年,是我国早期留日学生的代表性人物。
在日本横滨,郑锦最初就读于由梁启超、鲍滔宗所创办的华侨学校——大同学校学习中文,跟随梁启超等游历3年。之后他开始学习油画, 并于1902年考入东京美术学校,5年后又进入日本最高美术学府京都市立美术大学继续深造,专研唐、宋、元、明、清各画派技艺。1907年,郑锦以画作《娉婷》参加日本最高级别的文部省美展,轰动日本华侨界,更为日本画坛所瞩目。
创办美校
在彼时的中国,萌芽于西学东渐的现代美术教育正在生发,并逐渐壮大,探索驶入“美术教育规范化”的轨道。1917年,蔡元培建议成立“国立专门美术学校”的主张得到教育部批准,经梁启超举荐,郑锦应邀回国,担负起筹办“国家美术教育”相关机构的使命,成为重要开创者。
当时,虽然中国有悠久的绘画历史,但从未有过正规、系统的美术教育,多是师徒间口耳相传。受命办学的郑锦深感责任重大,又苦于国内没有现成先例,只能再次东渡日本“取经”,从设立科目到授课学时,从编订课程到招生程序,从后勤设备到教室采光,从教具增设到图书建制……在一年多的考察中,郑锦殚精竭虑,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开创一幅前所未有的景象而奔波。1918年4月,中国第一所国立美术学校“北京美术学校”正式成立,郑锦被任命为第一任校长。刚好这一年,他的第三个女儿出生,遂取名“美成”,蕴含美术学校成功的愿景。
北京美术学校最初先开设了中等部,学制两年,以培养美术师资、实用美术人才,提倡美育为办学目的,设有绘画和图案两科。其中,绘画科同时教授中国画、西洋画以及艺术应用博物馆学等;图案科开设建筑装饰图案课;教育学为随意科。学校注重培养综合素质,实际已中西兼举,同时也是国内将解剖学融入到中西学科教学的开始。其后又逐渐添设了高等部和专门制。1922年,北京美术学校更名为北京美术专门学校。
从早期筹备到担任校长,郑锦掌校6年有余,建构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雏形。在他任职期间,学校培养了刘开渠、李苦禅、李剑晨、常书鸿、王曼硕、雷圭元、王雪涛、邵宇等一大批艺术人才,他们日后都成为了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卓有成效的美术家或美术教育家。
投身平民教育
迫于时局动荡,抑或时代及个人等多重因素使然,1924年6月4日,数次提交辞呈的郑锦被教育部批准辞职。
之后,郑锦一家搬到河北定县,投入到了由朱其慧、宴阳初等人创办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委员会”,主持“直观视听教育部”,并发表了《平民教育运动与美术的提倡》《平民教育与平民美术》等论述,反复论证了平民教育与美术的关系。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在京城荣耀一时的校长,会来到农民中推广识字教育,扫除文盲,推介政府各项政策措施,收集民间传统艺术民谣和年画等。“到定县后他住在两间破房子里,可是布置得真艺术,用洋油木箱子来做家具,上面铺着定县织的土布,素雅美观。”晏阳初曾在文章中记述道:“从此,郑锦不再画杨贵妃一类的美人图了,而是画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题材,如老农、老圃等。”中国第一本专为农民而编写的识字课本《千字文》,就诞生于这一时期,而课本中的4000多张插图,正是出自郑锦之手。
可以说,虽然郑锦离开了学校也离开了北京,但他却带着不泯的理想,投入到了同样属于“美育”的社会工作中,在“平民教育”上注入大量心力,以专业知识作美育普及,以绘教图本为启蒙之学,以贴近生活的视角创作“白话体”作品,在中国美育之路上留下了独特印迹。
上世纪40年代以后的郑锦寓居澳门,得到了潜心作画的平静,也得以在艺术上寄托远志。实际上,从早年在日本研习绘画开始,郑锦就是一位禀赋优异、富有才情的画家。他擅作人物,长于花鸟,用笔精妙,设色清丽,许多作品传达了他对生活的憧憬和对人性的赞美。
“何以郑锦?这个成之不易的展览以珍贵的作品和文献作出了回答。”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说,百年来中国美术和美术教育有着太深厚的积累,在每一个时间节点上都有众多的先驱先贤留下艰辛创业的印迹。找寻他们的身影,钩沉他们的业绩,艺术的历史便会丰满起来,对传统的认知也会更加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