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新闻
 
“刀耕藏地——李焕民的藏族题材作品文献展”于3月22日在成都市美术馆开幕
刀 耕 藏 地 ——李焕民的藏族题材(1953-1978)作品文献展 主办单位: 成都画院  成都市美术馆 承办单位: 成都画院美展馆 执行单位: 成都诗婢家文化有限责任公司 策展人: 何禹珩 展览时间: 2019年3月22日——2019年4月14日 展览地点: 成都市美术馆(成都市青羊区下同仁路80号) 李焕民(1930-2016),北京人。擅长版画。1947年入国立北平艺专,195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干班。历任《新华日报》美术编辑,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一级美术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代表作品有《藏族女孩》、《织花毯》、《初踏黄金路》等,其中《高原峡谷》获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驯马手》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换了人间》获第五届全国美展二等奖,《高原之母》获第十三届全国版画展二等奖,并于1996年获“鲁迅版画奖”,2014年《守望》获第十二届全国美展银奖。出版有《李焕民版画作品选》等。2013年,李焕民获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李焕民先生1930年出生于北平,1947年考入国立北平艺专。1951年自中央美术学院美干班毕业后,在新中国成立的新浪潮中,他坚定的选择了“去西藏”。而后他扎根四川,为四川美术事业的发展奉献了毕生的心血。自1953年开始,他先后三十余次入藏,藏族人民成为他一生的挚友。他秉持着“深挖一口井”的精神,在藏族题材的创作上孜孜不倦,塑造出众多永恒的经典,是中国现当代艺术史中极少数的大家之一。 《藏族女孩》  水印木刻  1958  42.5x13cm 1965年李焕民在喜马拉雅山脉写生 《高原峡谷》  油印套色木刻  1956  36.3x47      李焕民先生曾任成都画院顾问,成都画院的成长离不开他殷切的关怀。此次成都画院策划展出的“刀耕藏地——李焕民的藏族题材(1953——1978)作品文献展”作为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度“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聚焦于李焕民早期入藏后所创作的精彩作品及文献手稿,将以研究展的方式,展示李焕民先生的艺术人生。 《牧场》  1961 《送别》  1973      本次展览分为三个板块。在第一部分“去西藏”中,将展示李焕民先生早期两件经典的版画作品《扬青稞》以及《牧场》。在这些凝练、饱满的作品背后,是李先生一张张速写的累积,一件件草图的推敲。在第二部分“藏族的眼神”中,将有近百件李焕民先生的素描速写作品。李先生深入藏区,不是欣赏,不是观光,而是切切实实的生活其中,用藏族的眼神去观察去理解,他看到了藏族人民的精神,领会了藏地生活的根本。他用他手中的笔随时随地在记录,在总结,李先生之所以能创作出如此之多精妙的佳作,正是由于他孜孜不倦的探索。这一批素描速写作品有不少将是首次展出在观众面前,在这些作品的背后正是李先生对艺术,对藏地的一片赤子之心。第三部分“初踏黄金路”以李先生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初踏黄金路》为核心,展示其手稿及文献资料。这件自诞生之日起便给无数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经典之作代表了李焕民先生艺术创作的一个高峰。但所谓“经典”从来不是一蹴而就,天才的灵感往往来自丰厚的积淀。自第一次入藏起,李焕民先生就将他的艺术,他的生命奉献给了藏地,正是这般的投入,才使得他的艺术如此真诚,动人至深。 《初踏黄金路》  油印套色木刻  1963 1965年 李焕民在西藏布达拉宫      李焕民先生将他的艺术融入藏地,将藏地的经验融入生命,一生遵循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矢志不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征和艺术风格。他拥有自己的艺术宝藏,乐于之中,用之不竭。同时又坚持创新,将对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结合人生、艺术体验而形成一种对世界的认识,总结出一套科学的方法:即世界观、艺术审美观、社会观以接近或达到事物存在规律为最终目标。这是老一辈艺术家对艺术、生命、时代质朴而深厚的关怀,也是值得今天的人们去领会和深思的境界。 《扬青稞》  套色木刻  1957  358x548
  浏览详细
第四届“墙报艺术家展”将于3月9日开幕
  “墙势力:第四届墙报艺术家展”开幕在即。本届墙报艺术家展由墙艺术、北京时代美术馆主办,北京牧云文化艺术基金会联合主办,将于2019年3月9日至4月14日在北京时代美术馆展出。   本届墙报艺术家展有100多位艺术家被提名,经过推荐、初选、复选等流程,共有37位艺术家入选最终联展。参展作品涵盖绘画、雕塑、装置、影像、摄影等多个方面,涉及新媒体、新材料、互联网技术等不同领域。“墙”是由无数砖石和水泥组成的,象征着坚固和稳定。我们把“墙势力”作为展览主题,关注今天鲜活的当代艺术,明天,这些鲜活的个体将汇聚成一面坚固高大的“墙”。   本届墙报艺术家展于3月9日下午4:30在北京时代美术馆正式开幕,敬请关注。   学术主持朱青生   墙报艺术奖,虽然只是一次评奖,但也是对评奖功能不间断的实验。   墙报艺术家是一个公益基金,一直以支持青年人的创作为己任。但是,青年人的创作应该怎样支持,到底由谁来决定支持谁?支持什么?墙报重视评委观点,从开始就寻找了油画,雕塑,影像等方面比较资深的评委参与其中,所谓“资深”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名声和地位,而是更有一股愿意推动青年艺术家发展的动力,墙报把他们团结在一起,经常探讨和研究,然后再在评选的关头作出判断。   我们不能让任何一位未来的伟大的艺术家得不到彰显,我们愿意精准地提供帮助促使他们成长。我们的帮助本身也许对一个艺术家或者艺术界细微不足道,但是我们的心意却是完全地竭尽善意。   策展人苏晏   第四届墙报艺术家一直坚持致力于发现和挖掘青年优秀艺术家,因为他们代表着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本届墙报艺术家们,无论在绘画语言、艺术视角、表达方式、呈现手段等艺术界域中,都表现出他们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也是我们最为看重的地方,如果一成不变就无法推动发展。参展作品中,每一个小的突破都是进步,只有不断进步,才能使中国当代艺术与国际化艺术语境真正接轨。   每一年的参展艺术家都能让我看到当代艺术的新希望,这是我们做这个项目的最大动力。作为这个项目的推动者,此项目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这也是我们最好的回报。墙报艺术家项目正在茁壮成长,推了一批又一批新人,也许它还有很多不足,在未来的时间里我们会不断修正和完善,但愿它能为中国当代艺术的良性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   墙报艺术家项目简介   “墙报艺术家”是由墙艺术发起的一个推广青年艺术家的公益艺术项目。由国内知名策展人、批评家、艺术家和美术馆、画廊、艺术机构、艺术媒体等作为推荐人,向墙报艺术家学术委员会推荐年度创作活跃、表现出色的青年艺术家。次年,学术委员会将在此基础上,经过初选、复选等环节再选出入选展览的艺术家,为他们举办大型联展。此外,评委会将在参展艺术家中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各一名,以及十名优秀奖。   本届评委会由崔灿灿、黄笃、何桂彦、隋建国、尚扬、张培力、朱青生 (按姓氏拼音排序)组成。   “墙报艺术家”项目持续致力于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向更新锐领域发展,帮助中国最优秀的艺术创作者走向国际,实现为中国本土缔造出集学术、创新、人文为一体的国际性大型展览的目标。   墙势力:第四届墙报艺术家展览   学术主持:朱青生   发起人: 苏晏   策展人:苏晏   执行策展人:米诺/李响   助理策展人:张娟   展览地点:北京时代美术馆1-4号展厅   开幕时间:2019年3月9日 4:30 p.m.   展览时间:2019年3月10日-4月14日   开放时间:10:00-22:00 ,   每周一闭馆,21:30停止入场   主办 : 墙艺术 / 北京时代美术馆   联合主办 : 牧云文化艺术基金会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陈牧甜/蔡应/丁鸿丹/邓尧丹/邓悦君/樊磊/郭亚冠/黄成/胡帅/黄子鹄/焦宁南/柯佳敏/柯明/李吉亮/卢明/李晓巧/梁玥/李玉忠/隋广龙/谈思远/王宏州/伍建为/吴梦诗/汪子博/王智一/徐路路/徐振邦/闫泓池/叶江/袁锦耀/杨鑫/曾晨/周航/张家豪/张孟泰/朱日新/周毅 《2017.10.27》,汪子博,布面油彩,20x14cm 《A=lgT》系列,黄子鹄,三层亚克力综合材料绘画,200×200cm 《all about makeup》,邓尧丹,影像 《白灰B》,闫泓池,丙烯,86X65CM 《边缘》,邓悦君,机械装置 《彩虹桥》,陈牧甜,布面综合材料,160×170 cm 《对拜》,吴梦诗,装置 《朵朵》,王宏州,纸本水墨,91x280cm 《黄泉路上之杜新兰》,郭亚冠,布面丙烯,760×350cm 《交集》,徐路路,装置+影像 《谜 · 城》,柯佳敏,装置,材料:竹、铜、镜面不锈钢 《匹斯与老虎》,叶江,装置 《奇迹-CMYK》,王智一,装置 《如影“隋”行》,隋广龙。雕塑,105×26×108cm 《室内游戏》,樊磊,布面油画,240x170cm 《万物互联:所有连接》,胡帅,闭环连锁反应装置(影像展出) 《为无名山再增高一米》,柯明, 观念摄影,440×248cm 《鲜果初章三部曲》,鲜榨艺术公司&曾晨,半智能影像输出,音乐,定位投影 《易经思想——“变”的研究》,梁玥,装置 《与中国首富的一顿午餐》,伍建为,180×40×40cm ,光敏树脂,柏木
  浏览详细
国风三月,何多苓师友展即将启幕
  和光同尘,与时舒卷,心素如简。以平静和优雅的姿态,描绘出诗意而自由的创作,是何多苓及其师友独有的艺术特质。   2019伊始,国风艺术馆开年大展即将迎来——“和光·同尘”何多苓师友展,展览将展出著名艺术家何多苓、师进滇和学生曾朴、郭燕、吴江涛、肖克刚、熊璇、周迅、朱可染、蒋国蓉和欧阳雪竹的百余幅作品,十一位艺术家将在展览中,共同呈现出一幅多元而柔和的艺术面貌。   本次展览于3月2日开幕,主题取名“和光·同尘”,“和光”是指何老师与他的朋友和学生有着共同的艺术梦想和追求,他身边的朋友也不约而同地把何多苓当成自己的精神楷模和榜样。“同尘”即何多苓在生活中十分平易近人,风趣幽默,与身边最好的朋友和学生都是亦师亦友的关系。这就是何老师与身边朋友、学生的相处之道:一视同仁,不分高低贵贱,以一种睿智、从容、淡然、洒脱的心态接纳周遭的一切人和事。   这次与何多苓一起展出的还有师进滇、郭燕、肖克刚、周迅、朱可染、曾扑、吴江涛、熊璇、蒋国蓉、欧阳雪竹的作品,他们虽然与何多苓关系密切,其作品却风格迥异,“和而不同”,显示了每个人在艺术上的独立追求。   何多苓,1948年生于中国四川成都。   在当代中国画坛,何多苓是一位令人瞩目的人物。自1982年推出油画《春风已经苏醒》以来,他不断有新作问世,画风悄悄地变化,形式、语言在逐渐完善,但他作为画家的面貌却是鲜明的,予人的形象是整体的。他被认为是具有杰出才能的现实主义画家。这现实主义,我想把它称作“哀伤而抒情”的。对,何多苓正是这哀伤、抒情的现实主义油画的代表人物。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代青年人。 何多苓《摩托车》 不锈钢丝着色 230x80x110 2016年   师进滇,1953生于中国四川,1974中国重庆四川美术学院学习,现生活及工作于中国成都。   师进滇的雕塑作品以钢丝为基本艺术手段,打破了常态雕塑的体量空间占位和逻辑性,另外他选用当下时代的材料作为创作媒介具有很强的当代性。他通过钢丝编织的各种物象如同千丝万缕的生命线,形成多元的视觉奇观。看似轻盈无重量的线条中蕴含无限叙事,承载万千记忆。回归万物最初的本源去追寻哲意,在空灵中编织钢的禅意。   肖克刚,1968年出生于四川省,1991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系,现工作和居住在成都。   肖克刚本身具有很强的绘画技术,但他所理解的绘画的原初状不是回归技术,而是消解技术。他的作品讲求无目的性,无观念性,也不考虑空间和视觉,而更加在乎去技术化后画笔碰触画布时的自然体验,他将技法和观念消解在看似肆无忌惮的横竖涂抹中,画面中呈现的是艺术家在无意识状态下宣泄的情绪轨迹,形成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肖克刚《其余的......》亚麻布、丙烯 100x100cm  2018   郭燕,1971年生于陕西,1995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   绘画是一种感觉,而不是理解。很难说她在绘画基本语言或技法层面上有什么突破,或者说她用了多少心思去试图研究它,但我们不得不承认,郭燕对绘画是很有感觉的,这种感觉不是来自于技法或手艺,而是源自她对于绘画作为一种表征关系或话语范式的自觉,而且她还拿起捏得如此到位。 郭燕《轮回》 装置作品 200cmx120cmx120cm 由原生木浆纸和网状树叶组成 2018     曾朴,1981年生于西昌,2004年本科毕业于川音成都美术学院油画系,2007年毕业于川音成都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现居住和工作于成都。   曾朴近年的作品大多为尺幅较小的青年男女头像和半身像,这些大多取材于日常所见的报刊杂志、网络媒体、电影等,甚至还有个人主观臆造的。他所有作品的背景几乎都为纯白色,且大多仅画一个人物,画面里仅用几种色彩却变化极其丰富。 曾朴2014《heart58》 布面油彩 30X30cm   吴江涛,1983年生于四川眉山,2006年毕业于川音成都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居成都。   吴江涛近年来的作品大多以成品或自行设计的深色花布为背景,描绘身边的朋友或日常见到的女性。深色背景上呈现着白色的透明的几近消失的人物,给人一种莫名的神秘感。 吴江涛 2017年《that's》系列6   布面油画 50X60cm   朱可染,油画硕士,现生活、创作于成都。   朱可染的作品与艺术史的脉络、艺术界的流行趋势并不相干,也不针对社会性的乃至当代艺术所存在的问题,她仅执迷于绘画本身,非常个人化。她的绘画技巧也相对传统,但她在看似传统的绘画技巧里找到了适合表达她内在情感的通道。她近期作品以描绘身边熟悉的人物为主,甚至对同一个人物做多次描绘,画面色彩也逐渐退却在很浅的灰色之间寻求微妙的变化。 朱可染《星期二-NO.7》布面油画,60X80CM 2018   周迅,1973年生于成都,工作生活于成都。   周迅对绘画材料有很深的研究,尤其是油画颜料和各种媒介油,可以说他是这方面的专家。他的油画作品大多描绘很不起眼的花花草草,而且画面里几乎只有孤立的一个对象,他的作品不是那种巨碑式带着压迫感的创作,而有一种缓缓的含蓄的诗意,好似是可以画出空气的画家,在他的花、草作品中,除开主体意象之外,通过罩染,空气有了密度和质感,与布面的纹路摩擦,产生了一种迷离的效果。 周迅《草 NO.72》80×80cm 布面油画 2017   熊璇,1990年出生于四川眉山,2012年本科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2015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油画系研究生。   熊璇是所有参展艺术家里最年轻的,从年龄来看是标准的90后,很难想象一个90后女孩会着迷于坦培拉这种古老的绘画技法。她通过这种绘画技法描绘当代年轻人的精神状态,画面反而具有一种超越时空、虚幻而独特的气质。 熊璇《来了》布面油画 70×90cm 2016-2017年   蒋国蓉,1970生于中国成都,现生活工作于成都。   从最初的杂乱无章找不到头绪,到慢慢开始看的清楚,再之后通过想象,他发现在杂乱无章的后面藏着秩序。 蒋国蓉《枝叶婆娑》  50x100 2016年  布面油画   欧阳雪竹,现居和创作在成都,2007入驻成都蓝顶艺术中心。   因为儿时记忆,欧阳雪竹迷恋上各种奇彩透明的颜色。她喜欢花朵怒放的生命,喜欢玻璃晶莹剔透,安静亲近但又保持距离。 欧阳雪竹《蝴蝶兰NO.9》布面油画 100CMX100CM  2012
  浏览详细
2019亟待细分的艺术品市场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进入2019年,艺术品市场注定将发生深刻变化。作为文博收藏界人士,我们都需要好好把握。   古往今来,那些在艺术品收藏领域颇有建树的人,除了拥有过人的鉴赏眼力、雄厚的资金实力和非凡的投资魄力之外,还因为他们懂得分析和研判市场,从而正确地把握市场。具体来说,这些收藏家、鉴赏家善于学习,能够用扎实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其次,他们懂得捕捉信息。能捕捉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在进行收藏和投资时,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者,他们善于跑市场。从事艺术品收藏,关键在于多跑动、勤出击,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不被那些假象蒙蔽双眼。   笔者以为,2019年艺术品市场将变得更加细分和专业化。这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艺术品市场走向成熟的体现。随着收藏人群的不断扩大,艺术品的价值不断得到认可和提升,藏品惜售意识持续增强,拍品征集难度进一步加大。正因如此,越来越多如陈年老酒等先前少人关注的品类开始进入收藏视野,有的甚至一跃成为拍卖交易市场的“黑马”。   市场是瞬息万变的,需要及时把握。那么,已经到来的2019年,文物艺术品市场会有哪些新的变化呢?一、在让文物活起来政策的推动下,涉及文物艺术品的创意产业将激发出新的活力,富有特色和较高艺术价值的文创产品有望进入收藏拍卖圈;二、随着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的快速发展,为迎合人们追求新奇特的心理,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艺术品2019年将走向市场;三、由于国家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随着进口关税调低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大量来自国外的艺术品将敲开中国的大门,通过进口贸易、线上线下拍卖等渠道,进入寻常百姓家。当然,这些艺术品中包括流失海外的中国艺术品,这就为它们的回归开辟了新的途径。   2019年,需要更多的收藏投资者慧眼识珠,发现特色藏品,挖掘潜在价值。2019年,不管市场风云如何变幻,我们依然在此守护,与你一起,坚定前行。
  浏览详细
郑锦与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
日暮途远(国画) 117.5×202.5厘米 郑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现代形态的美术教育,以1918年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创立为标志。   百年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时代激流之中。新文化的理想之光努力冲破旧文化思想的羁绊,蔡元培倡导的“美育”理念便是这束光芒的组成部分。作为实施“美育”的路径与方式,美术教育应运而生。当年的许多画家,无论负笈海外作艺术取经,或身处国内在画坛求索,都立志投身其中。广东人郑锦,正是这段历史中绕不开的名字。然而,相较于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广为人知的美术教育家,无论公众或美术史研究者,多对这位建构中国现代美术教育雏形的开创者所知寥寥。正是基于对历史的追问和使命感,中央美术学院策划了“丹青锦裳——郑锦与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学术研究展,并于1月9日在京开幕。展览通过“作为教育家的郑锦”和“作为艺术家的郑锦”两条主线,集中展示了郑锦对于中国美术教育的贡献及其艺术成就。这也是中央美院“百年校庆”学术活动的收官之作。   耀眼东瀛   “我在中国美术界闯荡了半个多世纪,见的不少,但也有很多该知道的还不懂。对郑锦先生也是数年前才有所了解。虽然1998年中央美术学院建院80周年的年表上有郑锦的名字,但都是一提而过。郑锦何许人也,为何能担任学校的首任校长等,一概不知。可以说,直到今天如我者还大有人在,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在展览开幕当天的学术研讨会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杨先让感慨道。 其实,“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摇篮——中央美术学院前身国立北京美术学校首任校长郑锦举办一次个展”的计划,早早便列在了央美“百年辉煌” 的项目规划中。但由于史料收集、整理的难度极大,作品汇集更是不易,因此筹备至今年方得以实现。   郑锦是谁?郑锦(1883—1959)出生于广东中山三乡雍陌村一个侨商之家,其父郑玉池曾游走于北京、日本等地经商,颇具文化涵养,也擅长山水画,幼年的郑锦便在父亲的影响下开始接受传统艺术的基础训练。13岁时,郑锦随父到日本横滨闯荡,随后留学日本18年,是我国早期留日学生的代表性人物。   在日本横滨,郑锦最初就读于由梁启超、鲍滔宗所创办的华侨学校——大同学校学习中文,跟随梁启超等游历3年。之后他开始学习油画, 并于1902年考入东京美术学校,5年后又进入日本最高美术学府京都市立美术大学继续深造,专研唐、宋、元、明、清各画派技艺。1907年,郑锦以画作《娉婷》参加日本最高级别的文部省美展,轰动日本华侨界,更为日本画坛所瞩目。   创办美校   在彼时的中国,萌芽于西学东渐的现代美术教育正在生发,并逐渐壮大,探索驶入“美术教育规范化”的轨道。1917年,蔡元培建议成立“国立专门美术学校”的主张得到教育部批准,经梁启超举荐,郑锦应邀回国,担负起筹办“国家美术教育”相关机构的使命,成为重要开创者。   当时,虽然中国有悠久的绘画历史,但从未有过正规、系统的美术教育,多是师徒间口耳相传。受命办学的郑锦深感责任重大,又苦于国内没有现成先例,只能再次东渡日本“取经”,从设立科目到授课学时,从编订课程到招生程序,从后勤设备到教室采光,从教具增设到图书建制……在一年多的考察中,郑锦殚精竭虑,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开创一幅前所未有的景象而奔波。1918年4月,中国第一所国立美术学校“北京美术学校”正式成立,郑锦被任命为第一任校长。刚好这一年,他的第三个女儿出生,遂取名“美成”,蕴含美术学校成功的愿景。   北京美术学校最初先开设了中等部,学制两年,以培养美术师资、实用美术人才,提倡美育为办学目的,设有绘画和图案两科。其中,绘画科同时教授中国画、西洋画以及艺术应用博物馆学等;图案科开设建筑装饰图案课;教育学为随意科。学校注重培养综合素质,实际已中西兼举,同时也是国内将解剖学融入到中西学科教学的开始。其后又逐渐添设了高等部和专门制。1922年,北京美术学校更名为北京美术专门学校。   从早期筹备到担任校长,郑锦掌校6年有余,建构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雏形。在他任职期间,学校培养了刘开渠、李苦禅、李剑晨、常书鸿、王曼硕、雷圭元、王雪涛、邵宇等一大批艺术人才,他们日后都成为了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卓有成效的美术家或美术教育家。   投身平民教育   迫于时局动荡,抑或时代及个人等多重因素使然,1924年6月4日,数次提交辞呈的郑锦被教育部批准辞职。   之后,郑锦一家搬到河北定县,投入到了由朱其慧、宴阳初等人创办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委员会”,主持“直观视听教育部”,并发表了《平民教育运动与美术的提倡》《平民教育与平民美术》等论述,反复论证了平民教育与美术的关系。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在京城荣耀一时的校长,会来到农民中推广识字教育,扫除文盲,推介政府各项政策措施,收集民间传统艺术民谣和年画等。“到定县后他住在两间破房子里,可是布置得真艺术,用洋油木箱子来做家具,上面铺着定县织的土布,素雅美观。”晏阳初曾在文章中记述道:“从此,郑锦不再画杨贵妃一类的美人图了,而是画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题材,如老农、老圃等。”中国第一本专为农民而编写的识字课本《千字文》,就诞生于这一时期,而课本中的4000多张插图,正是出自郑锦之手。   可以说,虽然郑锦离开了学校也离开了北京,但他却带着不泯的理想,投入到了同样属于“美育”的社会工作中,在“平民教育”上注入大量心力,以专业知识作美育普及,以绘教图本为启蒙之学,以贴近生活的视角创作“白话体”作品,在中国美育之路上留下了独特印迹。   上世纪40年代以后的郑锦寓居澳门,得到了潜心作画的平静,也得以在艺术上寄托远志。实际上,从早年在日本研习绘画开始,郑锦就是一位禀赋优异、富有才情的画家。他擅作人物,长于花鸟,用笔精妙,设色清丽,许多作品传达了他对生活的憧憬和对人性的赞美。   “何以郑锦?这个成之不易的展览以珍贵的作品和文献作出了回答。”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说,百年来中国美术和美术教育有着太深厚的积累,在每一个时间节点上都有众多的先驱先贤留下艰辛创业的印迹。找寻他们的身影,钩沉他们的业绩,艺术的历史便会丰满起来,对传统的认知也会更加全面。
  浏览详细
 
中华百年文化品牌
©1920-  成都诗婢家文化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